WEI HAI MASS ART CENTER
中文域名: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公益.CN
最近幾天,我經常在上班的路上看到許多的廣告牌在道路兩旁,但這些廣告牌不同的是:上面沒有任何與企業或者企業產品相關的廣告,全部是與中國文化、與倡導文明、弘揚美德,與親善有關的圖文,看上去非常吸引人,很多人在駐足觀看。
特別是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彩色繪、剪紙,與公益廣告語相融更是相得益彰,充滿了一股生命活力。
比如,一副:【和,最美的詩篇】,其繪畫手法既有木刻的感覺,又有工筆畫的雋秀,飽滿而多彩,完全一副喜氣洋洋,美好生活的場景,看著心情舒暢,憧憬這樣的環境與生活。
在另外一副圖畫中, 一個頂著鍋蓋頭少年的泥塑,既有中國瓷的高貴典雅,又有活靈活現的現實感觸,還配了一首小詩:山路上的少年一臉陽光,山路上的書聲誦著吉祥;山路上的書包背著未來,山路上的憧憬向著遠方,詩書繼世兒孫福,德耀門庭滿族芳!
這讓我聯想起中國偏遠山區的孩子們,他們爬著山路,過著索道,點著火把上學,那樣的艱苦環境,正是我們今天國家在逐步改變的一種生活與孩子們的學習環境,我們大家都在努力,共同前行,一切就都能夠向好的方向改變。
用公益廣告助推中國夢,讓更多的人自覺參與“愛自己、愛他人、愛國家”的行列中,讓我們內心需要的“中國夢”得以實現,這是起碼的前提,也許更是策劃想法人的初衷。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在我們的現實中,其身正,以實際行動傳播“正能量”的示例比比皆是。像托舉哥,像靠賣羊肉串資助貧寒學子的阿里木,這樣的感動,也一直以“正能量”的傳遞方式深入人心。
目前,我們國家正處在關鍵的經濟、政治、社會等方方面面的轉型時期,出現這樣和那樣的問題意料之中,但是,如何引導人們有一個正確的思想和觀念,發揮正能量的傳播作用,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感受到社會變革所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相當重要。
正如中央文明辦專職主任任王世明所說:“我們要為人打氣兒,不要老做‘拔氣門芯’的勾當”。
傳播正能量,不僅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溫暖、文化、融洽的公益廣告方式,來傳遞大愛,傳遞親善,更希望通過這樣和美的表達方式讓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為實現中國夢,實現我們每個人的夢想,添磚加瓦。
每個人的力量有限,眾人拾柴火焰高。
正如張泉靈所說,“總希望自己是這溫暖鏈條上的一分子,讓這樣善的傳遞不在我身上斷掉”。
中國,我就是這溫暖鏈條上的一分子,讓這樣親善的傳遞不在我身上斷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