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HAI MASS ART CENTER
中文域名: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公益.CN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永遠跟黨走”2021中國(威海)合唱節暨環翠區第48屆5·23歌詠會展演”將于今晚19:00在威海市群眾藝術館海洋劇場開演。搶票通道將于今日上午11:00時開放,歡迎廣大市民關注“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微信公眾號即可參與訂票。
今年的“5·23”將突出群眾主體,堅持大眾參與,特別鼓勵村居組建合唱團參與,以推動合唱文化活動的影響力和拓展面進一步向基層下沉。在曲目的選擇上,今年歌詠會參考中宣部 2019 年推出的百首愛國曲目歌單,兼顧不同年齡群體喜好,制定了 100 首合唱歌曲庫,供各參賽合唱團選取,讓廣大群眾從主旋律歌聲中回顧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抒發愛黨愛國之情,唱出美好生活的幸福感。
搶票時間:
2021年5月25日 上午 11:00
演出時間:
2021年5月25日 晚上 19:00
演出請廣大市民關注
“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微信公眾號
點擊右下角“在線訂票”即可
歌詠大會涵養精神文化沃土
1974年,環翠區舉辦首屆5·23歌詠會,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為什么會選擇歌詠會的形式呢?原威海市音樂家協會主席、5·23歌詠會發起人之一的鄒樹君曾表示:“我們根據威海人民喜歡唱革命歌曲的特點,又鑒于歌詠活動便于組織,不受時間、場地、人數等因素影響的特點,于是我們就向市委宣傳部建議舉行第一屆歌詠大會。”在鄒樹君看來,歌曲是一個時代的里程碑,“每個時代都伴隨著革命斗爭、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都會產生一些優秀的群眾歌曲。每當唱起這些歌曲的時候,都會引起人們美好的回憶。”事實也的確如此。創作了《中國娃》《開門紅》《常回家看看》《咱老百姓》等諸多膾炙人口歌曲的著名作曲家戚建波,至今難忘自己學生時代參加的5·23:“我大合唱時帶了3首自己創作的歌曲,得到了好評,我們學校也得到了團體獎。在我心目中,得到了那些我很尊敬的老師們的認可,那就是給自己的創作著了一把火,給了我創作的勇氣。”
原威海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夏樹忠是從5·23歌詠會的舞臺上成長起來的詞作家,從早期的《毛主席來了亮風采》《邊陲小花》《我愛你,小河》,到后來的《啊,劉公島》《南湖紅船》等,都從不同側面表達了他對黨、對祖國、對家鄉的贊美。夏樹忠說,在5·23歌詠會的舞臺上成長起來的文藝工作者,正是因為堅持“文藝要為社會主義服務,要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創作方向,作品才得到了社會和群眾的認可。
戚建波、曲波、鄒樹君、夏樹忠……他們都是從5·23歌詠會這片沃土上走出來的,很多至今仍活躍在這個舞臺上,為推動群眾性文藝事業蓬勃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5·23歌詠會哺育了成百上千的音樂人才,在環翠區5·23歌詠會的帶動下,多姿多彩、健康向上的群眾文化活動,陶冶了人們的情操,凈化了人們的心靈,提高了人們的文化修養和文明素質,營造出健康、文明、向上的社會氛圍。
2
時代在變,初心永不變
1974年5月23日,“威海市首屆群眾歌詠大會”在市區燈光球場拉開帷幕。當豪邁激昂的歌聲響起時,兩三千人的燈光球場頓時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首屆歌詠會在歌曲的選擇上,以群眾喜愛并被廣泛傳唱的革命歌曲為主,形式上以大合唱為主,原定23日只演一場,結果因節目太多,不得不在24日又加演了一場。一時間,威海小城沸騰了!
紅火的演出場面、高漲的群眾熱情引起了當時威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5·23群眾歌詠會從此作為每年一屆的音樂盛會確定下來,以此帶動全市整體群眾性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歌詠會的內容、形式、參與面、形象包裝等方面不斷實現創新,表演形式仍以大合唱為主,增加了器樂合奏、獨奏、歌伴舞等新形式;演唱水平明顯提高,由不分聲部的齊唱,提高到二部合唱、四部混聲合唱、無伴奏合唱;伴奏上也實現了由單件樂器伴奏到樂隊全聲伴奏,增強了音樂會的觀賞性。在擴大活動覆蓋面方面,歌詠會采取主會場和分會場同步進行的方式;在人員培訓和藝術指導方面,從最初的文化館組織文藝培訓班,到邀請業界“大咖”舉辦專業“大師班”……
年代變化了,時代變化了,但以“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美好生活”為主題的初心,被5·23這項群眾性歌詠活動堅持不斷地延續下來,并得到進一步發展。
3
回望初心,回歸傳統,獻禮建黨百年
2003年5月,環翠區被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歌詠之鄉”稱號,到目前仍為全國唯一。
2010年,威海市被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歌詠之城”稱號。
2017年,5·23歌詠會升級為全省歌詠活動。
2018年,升級為國際性歌詠活動。
2020年,環翠區被中國合唱協會授予“合唱基地”、被山東省合唱協會授予“合唱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