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HAI MASS ART CENTER
中文域名: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公益.CN
民族服飾保安族,繪畫保安族服飾。
民族簡介
保安族,族稱來源于原居住地——青海省同仁縣隆務河邊的保安城。民族語言為保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由于和周圍漢族、回族長時期的交往,保安語中漢語借詞較多,通用漢文,以漢文作為社會交往的工具。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地方,散居在臨夏回族自治州其它各縣和蘭州市以及青海、新疆等地。
民族文化
信仰
保安族是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之一。保安族的生活習俗一方面受伊斯蘭教信仰的約束,一方面由于長期與漢、回、蒙古、藏、土等民族交往, 不同程度地相互影響,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點的民族文化。
建筑
保安族早期與藏族、土族的居住形式相同,以土木結構的土房為主。遷徙定居甘肅大河家后,保安族家庭居住形式也有所變化。
文學
保安族文學可分為口頭文學和書面文學。保安族人民在生產生活的歷史長河中,創作了不少反映本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社會風貌的傳說故事。比較有名的有《積石山的來歷》、《妥勒尕尕上天取雨》、《神馬》、《保安腰刀的傳說》等。
民族飲食
保安族日常飲食多以小麥、青稞、玉米、豆子等加工制成的面食為主,忌飲酒、吸煙。保安族的肉食品以牛羊肉為主,忌食豬、馬、驢、騾等和其它兇猛禽獸的肉,忌食一切自死動物的肉和血,而且須經阿訇或伊斯蘭教的長輩屠宰。喜歡燉食,如手抓羊肉、碗菜(熟牛羊肉切塊,加胡蘿卜、土豆、粉條,用牛羊肉湯燴成)等,以全羊席最為知名。保安族喜歡飲茶,新中國成立前多喝茯茶和蓋碗茶,新中國成立后一般多喝云南的春尖茶,來客人用“三香茶”(在蓋碗茶內放有茶葉、冰糖、桂圓、紅棗、葡萄干、杏仁干等)招待。
民族服飾
男子服飾:保安族男子平時戴白色號帽(用白布或黑布做的一種圓頂布帽),身穿白色襯衣,黑色坎肩,藍或灰色褲子;走親訪友或外出時,多穿中山服、軍便服或夾克。逢節慶時,男子一般頭戴禮帽,身著黑色條絨長袍,這種長袍比藏族穿的長袍稍短,飾有不同寬度和色彩的“加邊”,外束腰帶,系腰刀,足穿高筒靴。
女性服飾:女子喜穿色彩艷麗的右衽上衣、長褲,繡花鞋,外套坎肩,并嵌有花邊;一般戴蓋頭,通常少女戴綠色的,婚后戴黑色的,老年戴白色的。
繪畫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