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HAI MASS ART CENTER
中文域名: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公益.CN
中華文明五千年源遠流長,造就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蘊,一次次的不改初衷,收獲了薪火相傳的匠心堅守,非遺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寶,更是無法割舍的民族精神之魂。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8月13日,由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王磊和威海市副市長楊麗為威海市群眾藝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示館共同揭牌,并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
?
威海市
非物質文化遺產
精品展示館
基本情況
?
?威海市群眾藝術館是政府設立的專門從事群眾文化藝術工作的公益性事業機構,2008年,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增掛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牌子。自成立以來,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普查、名錄建設、代表性傳承人認定、非遺項目宣傳及傳承保護等方面開展了扎實有序、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良好局面。
?
為拉近大眾與非遺的距離,更好地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設計建設了威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展館面積800平方米,整體展陳分為“淵源共生”“懷恩敬海”“人文匠藝”三大篇章,依次介紹威海當地的生產生活、民俗風情以及特色人文三大方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
?
???展館進門處的序廳,設計有非遺目錄墻,采用了書簽的設計理念,展示了我市現有的114項各級非遺項目。展板均是抽拉式可更換的設計,方便今后對名錄進行調整和補充。
?
?
“淵源共生”篇章展示的是與大海息息相關的生活項目。如“住”是海草房民、灶炕囪,“吃”的是蠓子蝦醬、海參、咸魚干、糖瓜,“用”的是威海錫鑲、舢板船,等等。?
??“懷恩敬海”集中展示了與大海休戚相關的民間信仰及相關事項。“禿尾巴老李的傳說”“漁民開洋、謝洋節”“成山祭日”等都是在威海源遠流長的傳說與信仰;“乳山大秧歌”“串黃河”“石島漁家大鼓”“石島大鼓”表達了漁民對美好生活的祈愿與祝福。
??“人文匠藝”篇章是動態展示區域,設有7個工坊,目前展示了傳統鋦藝、威海剪紙、威海錫鑲、威海面塑、葫蘆烙畫、乳山鉤織、文登泥塑等7個非遺項目。這七個項目均是觀賞性強、安全性高、易于觀眾體驗的項目,非遺傳承人在工作坊展示展演,可以與觀眾近距離互動交流。
??最后部分是文創產品及非遺工藝品銷售區,觀眾可以直接通過掃碼付款的方式進行購買。
??整個展館展出了國家級、省、市級非遺名錄項目26個,是我市向公眾宣傳普及非遺保護知識,展示我市非遺保護工作成績、陳列非遺精品的重要窗口。作為首個全面展示我市非遺項目的專題展館,填補了多年來我市無非遺特色展館的空白。
?
以為你很遠,一轉身就能看見;以為你很陌生,其實一直都在身邊,你是絢爛千年的容顏,你是黑白無聲的詩篇,你是大地山川的滋養,你是母親溫暖的愛憐,你賦予我深沉的力量,千山萬水,勇往直前,別問我為什么對你如此眷戀,星辰總在閃耀,血脈代代相傳,中華優秀傳統非遺文化,一脈相承,薪火相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