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HAI MASS ART CENTER
中文域名: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公益.CN
乳山剪紙
據專家考證,乳山剪紙早在明朝甚至更早就已經成熟了。明清社戲服裝上面的手繡圖案都為剪紙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人們把剪好的圖案粘在絲織物上,然后開始繡制,這樣的繡法至今在乳山還可以見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有很多老太太把家用的紙笸籮、面缸子、針線盒子等都會貼上吉祥的剪紙圖案,在柜門、大門、窗戶上等都會經常貼上剪紙。結婚要剪一對鴛鴦戲水、雙喜字、并蒂蓮一類的喜慶圖案。生孩子就剪貼連生貴子、榴開百子、五子登科等和子有關的,老人過壽就會剪貼八仙慶壽、鹿鶴同春、壽星等吉祥慶壽圖案,二月二剪小龍,清明剪春燕,端午節剪猴子,中秋節剪桂樹,春節剪掛簽窗花等等,剪紙成為了生活中抒發情懷,寄托美好愿望不可缺少的藝術。乳山剪紙題材廣泛,代表作品包括秦磚漢瓦、福壽娃、四喜碗、榴開百子、窗花、龍鳳呈祥、石榴圖、百獅圖、百魚圖、德等精品。乳山剪紙多采用陰陽結合的表現手法,虛實對比強烈,粗中有細畫面生動,剪出的人物感情充沛,花、鳥、蟲、魚栩栩如生,也有線條纖細,作品以小巧玲瓏、纖麗多姿見長。具有較高的收藏、實用、觀賞價值及民俗學價值。該技藝在乳山境內群眾基礎較好,傳承有序,與生活風俗等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