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HAI MASS ART CENTER
中文域名: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公益.CN
五行通背拳
通背拳在我國傳統武術中源遠流長,流傳十分廣泛,流派較多,有“白猿通背”、“五行通背”、“六合通背”、“劈掛通背”、“兩翼通臂”、“二十四式通臂”等。五行通背拳源于清末祁信所創,其分支有祁家門老祁派(大架)五行通背拳和祁氏少派(小架)五行通背拳。
五行通背拳其功法六大站樁:乾坤樁、周天樁、五行樁、中和樁、渾元樁、子午樁;六大行樁:(功防活步組合練習)一字連擊、奇形化擊、大鵬展翼、猿猴入洞、猿猴出洞、十二連珠。五行通背拳以其特殊的伸臂動作而著稱。伸臂動作力由背發,通過肩、肘,以達到指尖,伸臂掌的手形較豐富, 主要有單晃掌、撩陰掌、雙蓋掌、引手掌、拍掌、 踏掌、透骨拳、平拳、尖拳、斬首等。
五行通背拳的勁力,以“縮小軟綿巧,冷彈脆快硬”10字為主。其套路有“小連環”、“大連環”、“中拳”、“五馬奔槽”、“六路總手”等。手法有“摔、 拍、穿、 劈、鉆”。步法有“行步、散步、連環步”。腿法以暗發為主,重七寸低腿,有勾、踢、蹄、彈等。身形要求做到頭頂,項領,前空,后實,虛胸,凹肚,探肩,臂長,活腕。拳勢,則要求做到身似弓,手似箭,腰似螺絲,腳似鉆。套路運動要求甩膀抖腕、雙臂摔劈、肩背撩掛、擊拍輕快、閃展靈活、虛實分明、腰背發力、冷彈脆快、堅韌交錯。
五行通背拳,其練法要求閃展騰挪,虛實起落,步伐迅速敏捷、眼見手到、來無蹤去無影、干凈利落,身法以腰帶動全身動作,變化靈活、轉換有序,靜如山岳,動則“珠走玉盤”步伐敏捷如猿猴蛇行一般;其擊法獨特,變化靈活快捷,以摔、拍、穿、劈、鉆五掌為主,又附會“運氣”之鍛煉法則,全身上下、內外貫通、剛柔相濟,正確運用心法、身法、氣力,使之成為武林中特殊練法的拳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