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HAI MASS ART CENTER
中文域名: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公益.CN
威海紙斗制作技藝
“威海紙斗”是流行于山東威海地區(qū)群眾日常生活紙制容器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威海紙斗制作簡單就地取材是深受農家、漁戶喜愛的傳統(tǒng)民俗器具之一。這種漢族傳統(tǒng)工藝從造型到紋樣寓意再到民俗應用都在不斷升華變化,并且流傳下許多珍貴的手工藝精品。
威海婦女做針線活兒的家什與其他地區(qū)相比,沒有太大差別,但盛放這些家什的紙斗卻與其他地區(qū)有較大差異,無論外觀樣式,還是表面裝飾,都有獨到的鮮明特色。在威海的民間,婦女使用的針線紙斗更是千差萬別、形態(tài)各異。
紙斗又稱“紙缸子”, 在解放初期,由于生活用品的匱乏,智慧的威海婦女們發(fā)明了用紙漿加入海草等物質制作的盛物的器皿,為了美觀,紙斗上多用剪紙花樣做為裝飾。農民漁戶多用它盛面、盛米及各種小雜糧。大件的紙斗用陶甕作模,做工厚重、敦實。一尺左右大小有兩種:帶蓋的盛米盛面,不帶蓋的盛些長長短短的雜物。
紙斗的應用也受到了人們生活觀念變化的沖擊。20世紀70、80年代,無論是農家漁戶,還是城鎮(zhèn)的年輕人結婚時都很少再有用紙斗、笸籮的習俗了。但偶爾還有老年人留戀過去的習俗,做幾件當裝飾品存放在柜子里等孫男弟女結婚時備用。所以有時也能看到新婚家庭擺在新家具上的精美的紙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