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HAI MASS ART CENTER
中文域名: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公益.CN
威海刻瓷
威海刻瓷是古老刻瓷技藝的繼承和創新,就是用天然金剛石、人造金剛石、合金鋼等硬質材料制作的刀具,以刀代筆在瓷器的釉面上雕刻山水、花鳥、魚蟲、動物、人物及書法等各類題材的作品,并根據不同釉色和不同敷色或不敷色而顯形的一種藝術。魏晉時期的“剝玉”,宋代定窯的劃花、剔花,龍泉窯的“跳刀”都是刻瓷藝術的原形。清代乾隆皇帝為將自己的墨跡永世保留令宮內能工巧匠用硬質工具將其雕刻并敷著墨色,墨色浸入瓷胎之內經久不變,這就是真正刻瓷藝術的出現。
刻瓷主要是在燒制好的瓷器上,利用特制的道具雕刻出精美的圖案。總體技法分為:點刻技法,線刻技法,面刻技法,釉刻技法。刻瓷所用的特制刀具用高碳鋼和金剛鉆石制成,頂端呈錐狀,便于在堅硬的瓷器表面刻、鑿。刻瓷主要有以下幾道工序:①在白瓷器上用墨書寫或繪畫。②依據瓷器上的墨稿用鉆刀刻劃、鑿鐫。傳統技法有鉆刀法、雙勾法和刮刀法。鉆刀法是用小木錘均勻地敲打高碳鋼鉆刀,使之在瓷器表面形成大小、疏密、深淺不同的點的排列,構成所需要的畫面或字體。雙勾法是用銳利的金剛鉆石刀沿字體或畫面的外輪廓刻劃,用雙線表現字體和畫面。刮刀法是先用雙勾法刻出字畫輪廓,然后再將雙線間的瓷釉刮去,以便填色。③填色,一般填著黑色。刻瓷的品種有文具、茶具、瓶、盤、瓷板等。刻瓷風格素雅,講究刻鑿,既能體現傳統書畫藝術風格,又能保持瓷器表面的晶瑩光潔,形成獨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