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HAI MASS ART CENTER
中文域名: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公益.CN
? 喜餅,原是女方出嫁放在箱底帶到婆家送給新郎的“體己干糧”,俗稱“媳婦餅”,是文登民間男女結婚后新郎的專用點心,多為女方制作。烙喜餅的歷史悠久,很難說清始于什么年代,沿襲著古老習俗,農村誰家辦喜事,晚上村人必去鬧新房,看新娘,嘗喜餅。
? 在文登境內,喜餅有南北之區別,北面以汪疃鎮為代表的喜餅呈方形,以油炸為主;南面以澤庫鎮為代表的喜餅呈圓型,以烘烤為主,南北喜餅所用原料基本一樣,都是用最好的面粉,俗稱頭遍面粉每10斤加花生油2斤、雞蛋10個、白糖1斤、食用蘇打7克等原料,然后將面調勻揉好再發酵,做成直徑8至10公分,厚約2公分的圓型或方型喜餅,放在鍋中烘烤或油炸既成。
? 烙制喜餅時,要掌握適當的火候,將餅上下兩面烤熟上色,然后將餅豎起,把外圈烘好。這一習俗世代相傳,而今喜餅的制作越來越講究,配料也越來越豐富。文登喜餅香甜適中,松軟可口,營養豐富,這種餅甜酥可口,有種入口即化的感覺,不怕干,秋冬可以存放一個月左右。所以,喜餅既是結婚辦喜事的必備點心,又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十分喜愛的重要食品。
? 過去喜餅不出售,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喜餅也成為商家的經營產品。1990年,市糧食局所屬面粉廠深入民間,挖掘出喜餅的配料比例、制作方法,并加以改進,很快開發生產出新一代喜餅。
? 現在很多家庭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辦喜事所用喜餅也到市場上訂做。
? 文登喜餅不僅給人們帶來了喜氣,更讓人們大飽了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