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HAI MASS ART CENTER
中文域名: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公益.CN
祭海神娘娘儀式
? 榮成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南北東三面瀕臨黃海,海岸線長達500公里,是我國海岸線最長的縣市。作為我國北方最大的漁業生產基地和最集中的漁民居住地,特別地處于中國北方最大漁港的石島港,周邊的漁村漁民有著許多漁家風俗習慣。祭祀海神娘娘儀式,就是當地漁民較為重視的一項民俗活動。?
海神娘娘是海上生產作業者的保護神,是沿海民間最崇拜的神祗。海邊的人對她非常虔誠,奉她為海上保護神,威海人親切地稱之為娘娘。石島天后宮作為目前膠東半島現存最古老的海神娘娘廟,她救人危難的傳說根植民間,人們采取各種各樣的形式祭祀海神娘娘,把魚蝦滿倉祈求豐年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她的身上。每到谷雨節或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娘娘生日這天,善男信女從四面八方涌向石島天后宮,婦女獻上精心繡制的花鞋、幔帳;男人們則焚香燒紙頂禮膜拜;船家或漁行也以此還所許之愿,唱戲酬神,耍獅子、走高蹺,從而形成了一年一度的盛大廟會。為感謝海神娘娘以往對海上作業漁民的庇佑,感謝“海神”賜給的豐厚魚蝦,祝愿新一年天天魚蝦滿倉,祈求神靈保佑,免災除難, 祭海神娘娘活動也就應運而生了,人民以各種方式表達對海神娘娘的敬意。 改革開放以來,富裕起來的漁民將新文化、新觀念、新思想滲透到祭祀活動中,由純祭神保平安的期望心理進入對酒當歌,喜慶豐收,載歌載舞的高尚境界,使這一活動水平越來越高,成為榮成漁民生活中一個重要的文化娛樂內容。為順應廣大漁民心愿,弘揚民族文化,祭祀海神娘娘儀式已在漁民們的新老交替中一代代流傳下來。
祭海神娘娘是我國沿海地區的傳統民俗。為了祈求海上平安,祈愿豐收,在谷雨到來之時,漁民們會舉行盛大而隆重的儀式,虔誠地向海神娘娘獻祭,成為民間重要的海上祭祀活動。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了海上捕魚活動,而谷雨祭拜海神娘娘活動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
隨著年代的發展,社會不斷進步,這些舊的傳統觀念將逐步被人們遺忘,祭祀海神娘娘的儀式逐漸被淡化甚至是消失,很多傳統民俗已經無法追根溯源,現代科技已無法復制,那種原始的祭奠方式已不復存在,特別是有關這方面的文字記載更為缺乏。在沿海新一代的思想觀念中,對海神娘娘信仰度明顯減弱,甚至面臨完全消失的危機。